經濟責任審計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審計制度安排,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它的形式內容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它主要是指近年來我國為明確國家機關、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領導人的管理責任而開展的審計活動?;诖耍疚木托颅h(huán)境下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審計風險做了介紹,分析了新環(huán)境下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存在的原因并針對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建議。通過本文論述,以期對我國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管理有一定的裨益。
經濟責任審計是通過對相關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審查,達到促進我國領導干部勤政廉潔、不濫用職權的目的。然而,由于在審查過程中涉及較多的經濟利益和權力分配, 導致審計人員承擔更多的責任,面臨較大的風險。因此,為完善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流程, 促進審計結果對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約束作用,本文通過總結經濟責任審計中的潛在風險,并進一步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以期為我國經濟責任審計總體水平的提升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做出理論貢獻和實踐指導。
>>(一)前期風險(審計人員綜合素養(yǎng)風險)
所謂審計人員綜合素養(yǎng)風險是在審計前期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風險稱為前期風險。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在前期審計過程中應做好相應的資料收集等準備工作,缺乏對準備工作的重視和信息獲取不充分將嚴重影響審計結果的全面性和科學性,極易導致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失真,不具備監(jiān)督約束效力。
>>(二)審計過程風險
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不同于其他財務審計工作,審計中的直接責任、集體責任、個人責任、現任責任、前任責任、主管責任、客觀責任仍然需要相關的管理部門來進行明確。在實際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上述的一些責任往往會交織在一起,進而使審計人員難以區(qū)分, 給審計工作增加了難度。
>>(三)外部因素風險
經濟責任審計所涉及的審計對象較為復雜,時間跨度和空間跨度較大,需要對其較長任期內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審查。審查中如果只重視領導人員的最終責任履行情況,而沒有對其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嚴重影響審查結果的科學性。同時,審計人員對其過去職位變動以及權力分配情況不能做到全面準確的了解,繁多的財務資料增加了審計人員的調查分析難度。
三、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審計前期準備不足及相關審計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欠缺
審計對所需的財務報告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要求較高,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在前期審計過程中信息獲取不充分將嚴重影響審計結果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同時,經濟責任審計由于涉及的利益較大、過程較為復雜,需要審計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充足,具備職業(yè)道德。而目前我國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培訓不充分,相應知識的配備不能夠完全處理在審計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其專業(yè)性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需要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的具備與否事關審查結果是否具備效力與獨立性,而在審查過程中,審計人員易在巨大的經濟利益以及其他利益的誘惑下做出違反審計職業(yè)道德的行為,因此,審計人員出于私利動機造成經濟責任審計存在較大的風險。
(二)審計力量不足導致相關工作無法正常進行
由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具有突發(fā)性和時效性兩大特性,因此原先制定的審計計劃在執(zhí)行時往往都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由于審計力量不足,使得相關的審計工作無法正常的進行。在如今國家加強反腐力度的背景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逐漸變得規(guī)范化,審計任務量也日益加大和集中,審計對象的在職時間往往都在三年以上,有的甚至長達十年以上,審計期限跨度如此之長,審計力量完全不足以支撐進行審計工作,進而導致審計工作無法正常的進行。
(三)外部客觀因素
影響經濟審計的科學性以及全面性除了審計人員專業(yè)性不足等內部主觀因素外, 外部客觀因素也造成了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首先,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受到審計管理體制的影響,外部體制的局限性嚴重影響了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主動性以及獨立性的發(fā)揮。在舊有的管理體制下,審計人員由于受到相關政府領導的管理,這些領導人員有權決定其升職和調動的結果,經濟責任審計人員在上級領導的壓力下進行的審計無法保證客觀公正以及不受干擾。其次,整體的會計環(huán)境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存在較多的虛假會計信息以及違法操作行為,因此,會計準則以及相關制度的不完善給審計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困難,導致某些領導人員的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的監(jiān)督與約束。因此,外界客觀因素的存在是導致經濟責任風險發(fā)生的重要成因。
>>(一)增強審計所需信息的準確性與全面性
對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防范首先應做好審計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一定要保證相關財務資料的真實完整性,對重要經濟活動以及重大資產加大審查力度。審計人員要提高信息挖掘能力以及虛假信息辨別能力,對相關會計憑證的審查更要仔細,深入了解相應經濟活動的發(fā)生過程。通過與被審計人員的下屬進行充分溝通,增加對被審計人員有關情況的了解,全面提高審計過程的真實客觀性。審計人員為獲取有效的財務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可以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增加對被審計人員和單位的了解。另外,對于普遍存在于各單位中的虛假會計憑證編制行為,審計部門應制定相應的審查流程和制度以增強對此類行為的識別能力,從而提高對虛假會計信息的篩選能力。并且,審計人員通過對被審計單位重大經營管理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深入調查,找出被審計人員更隱蔽、更高明的財務信息造假行為,從而達到全面了解與深入調查的目的,提高審計最終結果的客觀公正性。
>>(二)把握審計評價的尺度
審計評價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和難點,也可以說是審計報告的“亮點”。審計評價應該遵循以下原則:要將它表現為一種簡潔易懂的文字;它主要負責經濟責任的評價,評價不應該是詳盡的;它必須是客觀公正的評價;它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來進行評價。充分利用經濟責任審計應有的附加程序完善這一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審計方式,選用比較科學有效的審計方法。一是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審計與同周邊人民群眾調查相結合、領導自查自報任職報告同審計人員審計相結合,做到避免或者降低經濟責任審計風險。二是充分利用財政收支審計結果。責任人是否誠實通??梢苑从吃谪攧帐罩稀?/span>
>>(三)提高審計人員的素養(yǎng)
審計人員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對職業(yè)素養(yǎng)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掌握基本的審查技能, 而且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以應對在審查過程中出現的復雜問題。首先,通過教育培訓的開展,大力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yè)知識水平,知識儲備的增加是審計人員更好的完成審計工作的重要前提。隨著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審計人員應增強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操作能力,從而有利于其更好的獲取信息以及分析信息。其次,提高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人際溝通能力,具體而言, 要為審計工作中與被審計人員建立聯系,以便獲取相應的審查資料,通過單位相關人員的訪談調查,可以進一步增加對審計人員情況的了解。最后,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審計人員素養(yǎng)提高的關鍵,道德水平的低下嚴重影響了審計結果的有效性,不利于發(fā)揮經濟責任審計在監(jiān)督約束我國領導人員行為以及促進領導干部廉政中的作用。
>>(四)全面提高經濟審計的獨立性和科學性
經濟審計的獨立性是審計人員達到審計目的的前提,因此,審計獨立性的提高是有效防范經濟審計風險的關鍵。首先,審計人員應加強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對妨礙審計工作正常開展的上級干擾行為要堅定職業(yè)操守,不在上級領導的經濟誘惑和其他形式的誘惑下產生違反職業(yè)道德的行為。其次,經濟責任審計相應的方法和制度要進行進一步完善,審計人員在具體的規(guī)制下,其審計行為更具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避免為減少工作內容而隨意簡化審查流程的行為。最后,進一步優(yōu)化會計憑證編制、財務報告制作的規(guī)范性,完善會計環(huán)境。相關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是有效減弱審計風險的前提,而當前的會計環(huán)境不完善,仍存在違反會計準則的行為,因此,加大處罰力度,健全相應的制度體系是提高經濟審計獨立性的重要保障。
綜上所述,經濟責任審計相比于其他常規(guī)審計而言程序更加復雜,涉及的工作環(huán)節(jié)也更加多。由于審計工作較為煩瑣、審計周期跨度較長,審計風險問題時有發(fā)生,導致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客觀性以及公正性受到質疑。所以,相關管理部門必須加大對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視程度,同時重點關注審計中容易出現的風險點,并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進而確保審計質量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大學
- END -
來源:福建內審、審計觀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
版權說明:如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謝謝!